首页

撕掉标签,打破桎梏——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表演系2021级小型原创剧目展演顺利落幕

来源: 日期:2025-03-10作者: 浏览量:

新闻与媒体中心网讯(文/记者 刘思敏 田娅靖 图/摄影记者 董乐妍 费瑛钰 编辑/陈栎依)2025年3月7日晚,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表演系2021级小型原创剧目展演在武汉校区1号教学楼顺利举行。1104教室展演剧目为《钟声在午夜响起》和《镜之城》,由陈祺老师指导,1203教室展演剧目为《偏见》,由阮婧斐老师指导。



《钟声在午夜响起》由三位女生共同演绎,讲述了一个女生在午夜时分内心的挣扎与情绪变化。剧中,三位演员分别代表主人公的不同情绪状态:乐观、焦虑与中立,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了现代人在压力下的心理状态。主演傅嘉译在采访中表示:“这个角色需要我在情绪之间快速切换,既要表现乐观的一面,又要展现焦虑的情绪,这对我的表演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镜之城》则以人工智能为主题,探讨了AI与人类意识的边界。主演祁凯瑞饰演的AI角色并非具象化的存在,而是一种虚无的状态。他在采访中提到:“这个角色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AI与人类意识的问题,尤其是AI是否具备情感以及如何定义意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与AI工具的互动,我逐渐找到了角色的情感支点。”



陈祺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挑战,学生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排练任务,还要兼顾实习和其它学业压力。但他们的努力和坚持让我非常感动,最终呈现的效果也超出了我的预期。《钟声在午夜响起》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而《镜之城》则通过科技与哲学的碰撞,引发了观众对未来的思考。”



剧目《偏见》以插叙的形式讲述了一场火灾后的遗憾,妈妈和姐姐们为了保护弟弟顺心葬身于火海之中,但事后媒体报道却尽显对三位女性的偏见与恶意。这场无止境的梦魇让顺心处于痛苦循环中,他觉得这三位女性的不幸福都是源于自己。而最后一块拼图的完成是与遗憾的和解也是对曾经回忆的补足。



展演后,阮婧斐老师讲述了创作《偏见》的初衷,她谈道:“剧目的创作初衷是想说明网络谣言对人们的影响之大,除了创伤阴影之外,还有深陷其中无法摆脱的混沌状态。另外,标签化成了一种评判他人的常态,去除标签和身份这类被禁锢的框架之后,个体本身的梦想和个性才是认识一个人的标准,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



在采访过程中,《偏见》中弟弟安顺的扮演者雷逸儒分享道:“排练时间其实是很短的,而安顺这个角色一直沉浸在梦中,是一个不清醒的状态,我们想让观众感受到他清醒与混沌分明,来回切换清楚明了,这样也便于观众理解。”大姐安心的扮演者周鸣说道:“我们想表达每个女性的力量都很强大,虽然是平平淡淡生活中的沧海一粟,平凡又普通,虽然可能这些女性所付出的不被大家关注到,但哪怕是家庭的责任,女性也是可以承担起来的。这些琐碎日常值得被看到,值得被赞扬。”



至此,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表演系2021级小型原创剧目展演顺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