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媒体中心网讯(文/记者 李马莹 图/摄影记者 王天航 黄世贵 赖靖岚 编辑/陈栎依)2024年12月19日,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于下午2点30分在武汉校区6号教学楼6205多功能指挥大厅举行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戏文系副主任余晗影老师主持,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二级教授、电影编剧、导演黄丹老师,武汉市影视艺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党支部书记、导演、制片人邱石老师,湖北长江华晟影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制片人、影视策划人何君老师,电影与电视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陈磊老师,戏文系主任代辉老师,戏文系邓瑜老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老师和同学代表以及来参加会议的全国大学生影视剧本大赛获奖学生。
会议伊始,陈磊老师说道:“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肩负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反映时代的重要任务。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本次研讨会将围绕‘新时代、新技术、新表达’的主题,探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变革与发展。会议旨在汇集专家智慧,为专业教育指明方向,并希望与会者积极参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
会议从三个议程进行,一是专业介绍;二是主题研讨;三是交流提问。从三个过程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育的改革及未来方向进行讨论。
首先,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代辉老师就专业建设进行了总结汇报,代辉老师说道:“武汉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设于2018年,在湖北地区专业特色鲜明,2021年本专业教师所授课程获批为省级一流课程,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共7项,省级及以上横向实践教学项目经费近70万。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定位,戏剧影视文学系针对当下主流企业进行了任职要求的分析和总结,发现了编剧行业的人才缺口并就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此来确定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所要具备的主要能力。在课程方面,采用“纵向递进”融跨式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课的占比,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校内外双平台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戏剧影视文学系的学生也在各项比赛中屡次获奖,为未来发展点亮了道路。在未来发展中,致力于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接着,黄丹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了好的故事是剧本的核心,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故事不仅没有消失的风险,反而更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AI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生成诗歌、小说等作品,但人类具有的情感和真实经历正是AI所缺少并难以复制的东西。无论科技及社会时代如何更迭,故事都是我们恒久的需求,无论讲述故事的方式如何汰换,编剧始终是这场叙事革命的主导者。
邱石老师就新技术下电影商业与艺术的平衡之道,剧作创作中市场逻辑与艺术追求的融合分享道:“电影的商业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而艺术性则是其根本属性,电影的商业性确保其生存和发展,艺术性与商业性相融合,相互作用达成平衡而获得成功。剧本作为电影的灵魂,承载着电影的核心思想和主线情节,对电影的质量和观众的观赏体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新技术下,邱石老师提倡编剧深入理解目标观众的偏好,并利用AI技术提高创作效率,同时强调核心价值与独特性的重要性。他还讨论了预算管理在平衡艺术与商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营销策略和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来提升电影的市场竞争力。”
何君老师就戏剧影视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表示:“新时代下,戏剧影视创作呈现现实题材与多元题材并行的趋势,IP开发与共创加强,AIGC技术在剧本创作和后期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了创作效率和质量。”在分享中,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对接的问题,何君老师指出了教学实践环节薄弱、舞台艺术综合性理解缺失以及市场需求敏感度低是当前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增加实践课程比重、鼓励学生深入市场调研和加强校企合作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措施。
在交流提问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本次全国大学生影视剧本大赛连续剧剧本一等奖获奖者之一的王子佳通过向大家分享在创作前期使用AI查询资料时的趣事来减轻当下大家对“AI会取代人类”这一观点的担忧。
随后,对于在坚持创作初衷的前提下,如何去平衡作品的商业性与专业性的问题,何君老师表示:“编剧在创作剧本时,无需过分关注其商业性,市场监控是制作公司的职责。编剧的任务是创作出优秀的剧本,并寻找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来负责剧本的后期制作,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关系。”邱石老师也补充道:“在行业中,角色定位很重要,编剧需要负责的是去考虑怎样讲好故事,让故事被市场发现并能够吸引观众,对观众进行心理预判是很重要的。”
活动最后,在场参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至此,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讨会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