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媒体中心网讯(文/记者 施婧琳 于天宁 图/摄影记者 丁伊娜 编辑/陈栎依)2024年11月8日15点45分,武汉传媒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于武汉校区6号教学楼6313会议室举行了以“迷宫中的剪辑师”为主题的专题讲座,邀请了资深纪录片剪辑师李博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此次讲座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纪录片的剪辑节奏和镜头语言的叙事魅力。

李博老师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成员,同时也是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单元评审,曾获得第54届金马奖最佳剪辑,第9届中国纪录片学院最佳剪辑,第14届浙江电影凤凰奖最佳剪辑,第1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特别推荐剪辑等荣誉。他的代表作品有《锤子镰刀都休息》、《塑料王国》、《时光机》、《武汉日夜》、《孤注》等。

此次讲座共分为名师授课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首先,李博老师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各种类型的纪录片原始素材,并和学生们深入探讨了在剪辑师面对大量素材时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李博老师表示:“剪辑其实就像走迷宫,需要剪辑师不断地做出选择,以确保影片的连贯性和情感深度。这就要求我们与素材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感,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审视素材,挖掘出其中的潜在价值,以便更好的把握整体节奏和情感表达。”

在提及如何与素材保持适当的距离感时,李博老师回答道:“在现实创作中,有很多空间可以供我们发挥想象,你甚至可以改变最开始的计划。如果你在拍摄现场,那你可能会有特别多的灵感,想到一些跟这场戏特别合的东西,就可以跟大家一起商量是否拍一些其他的画面。”

除此之外,李博老师还强调了剪辑师应该学会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更贴切地呈现故事和情感。他说道:“我希望你们在剪自己的作品时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剪辑手法和技巧,以彰显个人独特的风格。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才更容易被观众记住和认可,就比如我在剪辑纪录片《时光机》时选择用时钟的滴答声与主人公的回忆画面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让观众置身其中。”

接着,在现场提问环节,关于如何在剪辑时取舍素材的问题,李博老师说道:“还是我们一开始说的,要和素材保持距离。当你代入编剧或者导演的视角后,有时候就很难从纯客观的角度去看待素材了,因为你无法舍弃自己创作的每一帧。但当你找到没有接触过这些素材的前期拍摄的人时,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就可以找到新的剪辑思路,从而让自己的片子更简洁,节奏更好。”

至此,电影与电视学院影视创作工坊系列活动“迷宫中的剪辑”专题讲座顺利结束。